10亿+海关交易数据,1.2亿企业数据,2亿+企业联系人数据,1000千万真实采购商。覆盖200+个国家及地区,95%外贸重点拓展市场,可根据行业、经营范围等多方位挖掘目标客户。
免费试用对外贸易之索赔时效
1.合同中具体规定索赔时效
如果合同中具体规定了索赔的时效,则买方应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时效内向卖方提出索赔,通常是卖方在此期限内正式发出索赔通知。
2.合同中未具体规定索赔的时效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索赔期,则合同中的品质保证期限可以作为买方提出索赔的有效期限。
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9条中的相关规定
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索赔期或品质保证期,则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9条的相关要求,买方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况之前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以便免于丧失其所享有的权利。然而,不管怎样,买方所能拥有的最长时效期间为两年,以买方收到相关产品之日为基准。
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险单上的相关条文,当受保人发生保险事故时,应立即通过当地理赔、 检验代理人进行进行相应处理。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要求的法定时效说明是: 买卖双方必须在2年之内就相应的保险事故进行处理;但是在此之前,即使已将申请表格以及所要求的相关文件都已上传;买卖双方就任何已申请的保险金都不会遭遇任何法律上的相应风险。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外贸索赔的时效性是指买方在发生货物质量问题时,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向卖方提出索赔的期限。国际贸易最常见的时效性就是买方自货物交付或发货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索赔。
时效性过期后买方是否还可以索赔?原则上,如果超过了法定的时效期限,买方就很难向卖方成功提出索赔。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质量问题隐蔽性强,买方即使在时效期内也难以发现,或者通过协商双方同意延长时效期限,那买方还可能有索赔的余地。但是一般来说,时效期满后就很难索赔了。
如何计算外贸索赔的时效期?外贸索赔的时效期通常计算如下: 1. 对于明显质量问题,如物资破损等,时效期从货物签收之日开始计算; 2. 对于隐蔽质量问题,如不符合标准等,时效期从买方合理发现问题之日开始计算; 3. 时效期一般为3个月,也有规定为6个月的,这取决于具体贸易条款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