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海关数据开放,有网友会想利用这些数据来检查客户是否有违法行为,其实海关数据使用权限和目的都有明确限定,作为外贸企业应正确理解:
一、海关数据主要用于经济分析和行业研究,而非个案调查。数据本身无法直接证实违法,需要结合其他依据进行复杂判定。
二、根据《中国海关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个人用户通过公开查询系统获取的信息,不得用于营利目的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若基于数据对他人进行指控,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三、海关数据涵盖项目众多,但并非一刀切。个别细节信息不一定完整反映真实情况,过于规则化或匆忙下结论不恰当。
四、一些特殊行业如药品、农产品等,可能存在复杂验放程序,单凭报关数据无法判断。需要结合最新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判断。
五、我国有“监察法”保护个人隐私。利用公开数据进行他人监控,可能触犯相关规定。
海关数据是公共资源,但不适用于个案调查与指控。作为外贸从业者,应遵循《海关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及其他法律使用数据,不得假借“查违法”之名进行无良竞争或侵害他人。最好将数据应用于行业研究分析,为客户服务提供参考价值,这才是数据应有的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