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近似太难搞,赛贝教你几个应对商标审查员的小技巧

2024-05-19T21:16:00
By 没长发也没腰

商标近似是商标驳回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提交商标申请之前,最好先做好详细的商标查询,但是由于商标注册具有盲查期,商标查询并不能百分百规避商标近似风险,那么对于商标近似,难道我们只能听天由命吗?赛贝知识产权平台告诉你:绝对不是这样!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商标近似判断具有主观性,它是个客观事实!

商标近似的审查,是审查员以审查规范为基础来进行审查判断,既然是人工审查,就一定存在主观的因素存在。因此,商标近似审查可以说是一场注册人与商标审查员的博弈。

有时相同商标,不同类别审查,有的通过,有的则被近似驳回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审查员的判断不一导致的。

对商标注册没经验的人常常因此陷入困惑,而许多人选择商标代理机构也是因为他们能通过大量的商标注册案例积累经验,从而提供一个更专业准确的判断。

虽说判断商标近似的确存在主观因素,但也并非不可揣测。商标近似判断,一定是有据可循的。

赛贝知识产权平台今天决定带大家一探商标相似的奥秘:

一、汉字篇

1.商标汉字在审查时,主要从构成元素是否相同来判断相似。只是设计、读音、排序不同,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就判定为近似商标。如:“金太阳”与“太阳”近似。

2.如只有一个单字,读音相同且字形相近,判定为近似商标。如“千”与“芊”。

叠字与单字判定为近似商标。如“小”与“小小”。

3.如果是多个汉字,那么首字读音相同且字型相近的,有较大几率判定不近似,如“千记”与“芊记”,若情况发生在第二个字,就有很大几率被判定近似,如“千记”与“千纪”。

4.多个汉字里,如果增加了一个汉字改变了商标整体含义,那么较大几率判定不近似,但如果含义没太大区别,仅仅在程度上提升,一般为近似。如“环球”和“环球人”一般不近似,但“环球”和“环球王”则为近似。

总之,如果汉字商标有近似风险,可以通过加字和减字可以使得含义产生较大区别来避免风险,而加字又以加在首字为优。

中文近似商标案例参考:

(以上均会被判定为近似)

二、英文或字母篇

英文或字母商标判断近似的标准与中文差不多。也是从构成元素、读音、排序来判断。如果容易造成误认,则为相似。大体上可分为无含义和有含义的英文商标。

无含义的英文商标:

首字母不同,一般判定为不近似商标。首字母相同,仅其他字母变换顺序,就很容易被判定近似。

如果变换的是字型相近的字母,如C与G,O与Q,I与L等。只有一个字母不同,且字形相近,若发生在首字母,较大几率判定为不近似。若发生在后两位字母,则视表现形式的近似度,有可能判定为近似商标。

如果增加不同的字母,较大几率判定为不近似。若增加的是相同字母,则较大几率判定为近似。

有含义的英文商标:

在有含义的英文商标中,还要审查其中文翻译。

两个都有含义的英文,中文含义不同,字母差别较小,或者中文含义相同,字母差别很大,审查员一般判定为不近似。

英文的复数、不同时态、不同词性之间,判定为近似商标。

几个有含义的英文组合起来,交换顺序,较大几率会判定为近似商标。

英文商标相似案例参考:

(以上均会被判定为近似)

三、图形商标

图形商标不像汉字与英文那样有相对具体的标准来判断。主要还是从商标图形的构图和整体外观来判断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图形商标相似案例参考:

(以上均会被判定为近似)

即使你的商标不幸被判定近似驳回,也不要感到灰心,只要掌握裁判标准和思维,有针对性的提出诉辩主张,减少裁判的主观性对己方的不利影响,还是有很大机会赢下商标的。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1. 什么是商标近似?

商标近似是指两个商标在图形标识、声音或意义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认为来源相同或相关的情况。

2. 商标申请会因为近似而被拒绝吗?

不一定,商标审查主要看两个商标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混淆性。如果近似程度不大,在不影响识别功能的前提下也可能被批准。

3. 如何应对商标审查员提出的近似异议?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明∶1. 两品牌产品性质不同,消费对象不同,不易混淆;2. 两商标整体设计不同,主要标识形式或内容不同等;3. 提供市场调研结果证明或现有同类案例支持等。

4. 是否有可能通过改进商标设计来规避近似异议?

是的,我们可以基于审查员提出的近似商标,对申请商标进行一定改进,比如改变主体图形、颜色、内容等设计元素,以增加区分度,这可能让商标能过审。

5. 是否可以上诉商标审查决定?

如果商标申请被拒,我们可以在收到拒绝通知30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通过提供更多材料如市场调研结果等争取商标注册。如仍然被拒,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