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卖家在遇到侵权诉讼问题时,最好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专利布局,才能有效预防侵权事件的发生!创业初期,应注意以下几点,尽量避免损失利润。
1、监督竞争对手的专利权。
对于在同一领域内的主要竞争者,应建立定期的专利权监督制度,了解竞争者申请专利的最新动态,评估这些申请或专利与自己产品或技术的关联程度,同时,根据竞争者的诉讼习惯,调整自己的研发方向和产品推广。当竞争者的专利涉及其自己的关键产品时,应当评估侵权风险。
2、及时提出专利无效请求,排除障碍。
若被监控的专利会影响企业关键产品的生产或销售,并且不存在能绕开或减少侵权风险的低成本方法,企业应考虑就该专利提出无效专利请求,以便排除可能的障碍。若专利不仅影响到企业,而且会影响产业,则应考虑与本行业的其他企业联合,共同提出专利无效申请。
3、主动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发明。
为了避免侵权,企业在监控竞争者的专利之后,有时会修改其技术计划。如符合专利申请条件,企业应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实用新型专利在专利申请中应特别重视其作用。
实践证明,对技术方案的创造性要求不高,申请成本低,授权快,效果不明显,非常适合处于不利研发资源环境下的企业应用于那些“小创新”。
跨国公司对这些“小创新”往往重视不够,只申请了一些基本专利,为以后其他企业申请从属专利留出了很多空间。中小型企业应重视这类空间,申请从属专利,以扩大企业的专利筹码,在面临专利诉讼时寻求和解或交叉许可,转给被告为原告。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跨境卖家遇到侵权诉讼时的3个注意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跨境电商卖家遇到侵权诉讼应首先了解诉讼内容如何?
遇到侵权诉讼,卖家首先需要了解起诉方究竟在指控自己侵犯了哪些权利,如商标权、著作权等。同时也要核实自己的产品是否真的存在这些权利问题。
如果发现自己确实存在侵权情况,应如何解决?
如果确定自己产品存在侵权,卖家首先应该暂停出售涉案产品。其次可以主动联系起诉方解决,如解释详情或赔偿损失达成和解。如果 negotiation 不成功还可以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
如果自己确信产品不存在侵权,应如何应对诉讼?
如果确信自己没有问题,可以积极采取辩护行动。例如复核起诉状陈述,搜集证据排除嫌疑,聘请律师提出答辩书,申请鉴定产品等。同时也可以主动与起诉方进行沟通,解释自己的立场达成解决。
如果判断输了官司可能性大,是否应主动赔偿避免继续争论?
如果预估自己在法律和事实上看可能难获胜,不妨主动与对方磋商达成和解协议。主动赔偿一部分损失或者修改产品,以避免继续法律纷争损失更大。这对双方都比较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