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间贸易是什么意思

2024-01-01 14:01:26
By 盖世英雄少女心

产业间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只出口或只进口的现象,产业间贸易是产业间国际贸易的简称,产业间贸易中同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包括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和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之间的贸易以及工业国之间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贸易,其形成基础是产业之间的分工,由于各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自己的成本优势,从而形成价格优势,这就构成了各国产业间分工与贸易的基础,而这种优势来源于自然禀赋或技术的差异。

产业间贸易的特点:

1.不存在规格、型号、质量的差异,消费者在产品同质的条件下不存在偏好差异。

2.产业间贸易中的各个产业不存在规模经济

3.产业间贸易的原因是比较优势,适用的基础理论是传统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产业间贸易是什么意思?

产业间贸易又称为跨产业贸易,指的是不同产业之间相互间进行贸易活动。例如矿业产品交易给制造业,或是制造业生产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交给其他产业加工等。它体现了不同产业在生产资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互补性。

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一是原材料和半成品贸易,如矿产品贸易给制造业;二是资本货物贸易,如机械设备贸易给各行各业;三是中间产品贸易,如电子元器件贸易给电子产业等。

产业间贸易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产业间贸易能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升各产业生产效率。它可以发挥不同产业在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互补性,形成产业链条。同时,也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宏观上看,产业间贸易有利于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推动经济增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