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海关交易数据,1.2亿企业数据,2亿+企业联系人数据,1000千万真实采购商。覆盖200+个国家及地区,95%外贸重点拓展市场,可根据行业、经营范围等多方位挖掘目标客户。
免费试用国际贸易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风险大的特点。货物从起运地到目的地通常要经过长距离运输,通过多道关卡,交接许多手续。这期间货物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导致损坏或灭失的风险也比国内贸易大。为了明确交易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义务,当事人在洽商交易、订立合同时,必然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卖方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交货?
(2)货物发生损坏或灭失的风险何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3)采用何种运输方式来完成货物的运输?
(4)由谁负责办理货物的运输、保险和通关过境的手续并承担相关的费用?
(5)买卖双方需要交接哪些有关的单据?
在具体交易中,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必须明确的,贸易术语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国际贸易中,确定一种商品的成交价,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还要考虑到商品从产地运至最终目的地的过程中,有关的手续由谁办理以及风险如何划分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贸易术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用来确定交货条件,即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时各自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另一方面又用来表示该商品的价格构成因素。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综上所述,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
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每种贸易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一些国际惯例对各种贸易术语也作了统一的解释和规定,这些解释与规定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因此,买卖双方只要商定按何种贸易术语成交,即可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
(2)由于贸易术语可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因素,所以,买卖双方确定成交价格时必然要考虑采用的贸易术语中包含哪些从属费用,如运费、保险费、装卸费、关税、增值税和其他费用,这就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
(3)买卖双方签约时,可能对某些涉及权利和义务的问题规定得不明确,致使履约中产生的争议不能依据合同的规定解决,这种情况下,可以援引有关贸易术语的一般解释来处理。所以,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各种贸易术语,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贸易术语是指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如FOB、CIF等术语,用来规定国际货物贸易中的责任和费用划分。
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贸易术语有哪些?主要的国际贸易术语包括:FOB(Free On Board)、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CPT(Carriage Paid To)、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等。
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是什么?贸易术语能明确规定买卖双方在运输、装卸、装载、保险等各项责任和费用负担,规避双方争议,有利于国际贸易订单的顺利完成。它可以使买卖双方对贸易条款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不同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责任分别是什么?不同贸易术语规定买卖双方在运费、保险费、装卸费等各项责任的标准不同,这决定着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和费用负担。例如FOB买方负担所有费用后,CIF卖方负责运费和保险费。了解不同术语可以巧妙分配责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