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专利说明书?

2024-01-01 14:01:26
By 念来过倒别

专利说明书是专利申请/专利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明确、完整地解释权利要求,使公众能够准确地理解发明创造的内容,确定专利权利保护的界限。

就我国目前的专利说明书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发明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可选)和具体实施例。每个部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名称

对于一般发明名称,名称越简单越好,技术特点越少越好,尽量不要出现表达程度的词。

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专利制度对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发明名称应作为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综合覆盖理论,权利要求主题中的技术特征也应视为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组成部分,表达程度的词会导致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不明确。因此,对于发明名称,越简单越好,不必担心与其他专利申请相同的发明名称,因为这种情况不会影响发明本身。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的描述侧重于深度,导致现有技术的缺陷。一般来说,可以引用最接近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专利或论文进行比较。例如,在背景技术中,发明者可以描述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来解决同一问题,并指出各种技术解决方案的缺陷,也可以一般地解释现有技术的缺陷。

需要注意的是,中美专利说明书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国的专利说明书中,背景技术一般描述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现有专利文献说明技术的缺陷一般应引用于美国的专利说明书。

发明内容

目前,我国的专利制度要求发明内容包括技术问题、技术解决方案和有益效果,对顺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技术解决方案至少需要包括保护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解决方案,但在专利实践中,发明内容部分一般会写下属权利要求的特点,其优点是避免在未来的实际审查阶段修改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技术问题在背景技术中一般都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在发明的内容部分不需要重复描述,一般简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在附图描述中,需要稍微处理一下图的名称,区分哪些是现有技术,哪些是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法

具体实施方法的撰写不仅可以包括最佳实现方案,还可以包括次优实现方案,还可以包括简单变形后根据最佳或次优实现方案获得的实现方案。因此,在撰写专利说明书时,我们必须跳出写论文的模式,通过发散思维,在专利说明书中提供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就是撰写专利说明书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如何开始撰写专利说明书?

通常你应该从标题、名称、发明概述开始撰写专利说明书。标题应该简短但描述发明的目的。名称部分提供发明的名称或术语。概述部分概括该发明的实质和优点。

专利说明书的主要部分包括哪些?

专利说明书的主要部分通常包括:发明背景、发明概述、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发明背景描述相关技术领域的现状,概述部分给出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实现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给出各个视图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发明原理以及每个要点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步骤。

撰写具体实施方式时应注意哪些要点?

撰写具体实施方式时,应详细描述每个技术方案,给出每个要点技术实现的 flow Chart 或步骤,使用较为具体的词汇,避免使用相对概念性的说法。同时注意是否存在可替代实现方式,并予以说明。每个技术实现步骤之间关系的衔接也非常重要。描述应真实反映发明本身。